|
|
创业心声 |
|
禹化普的生意经
1. 良好心态和人际关系网
2. 项目需很强的可复制性
3. 标准的产业化生产流程
4. 高薪酬的绩效激励制度
5. 较低的行业准入门槛
6. 较高的市场存活率
7. 梦想需要很强的执行力
8. 有能力又志同道合的朋友圈
男子创业4年耗尽百万 该坚持还是放弃》后续报道
商报记者 郑友 王杨 实习生 李一
巴南区28岁的贺翔(化名)创业4年耗尽百万元,不仅没赚到钱,反而负债累累。他究竟是该坚持还是选择放弃?昨日,商报报道此事后,引发社会强烈关注,不少市民通过商报966965热线向贺翔支招、分享创业心得,全国各地网友也纷纷在新浪等门户网站上对此各抒己见。
创业成功的背后,都不可能一帆风顺。那他们在创业途中遇到困难后,又是如何应对的呢?昨日,首次创业曾失败的禹化普等人接受了记者的采访,讲述了他们的创业故事和生意经。
首次创业曾失败
二次创业成功却及时转向
1990年出生的禹化普老家在山东临沂蒙阴县,目前的身份是重庆宣哲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手抓饼营销负责人。2008年,禹化普考上了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,颇有生意头脑的他用向哥哥要来的几百元,在学校做起了批发销售学习用品的生意。
2011年3月,禹化普还是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的大三学生,便通过在校园卖学习用品,掘到了第一桶金。于是,他找到负责推广“台湾手抓饼”的许少波,在沙坪坝陈家桥开了第一家店,不料6个月后,手抓饼店就因人气不足关门谢客,当时亏了4万多元。
2012年10月,他偶然发现了新商机—曾在北京、上海、天津等一线城市风靡一时的真人版“密室逃脱”。他和朋友龙坤合伙把这项游戏引到了重庆,取名“名侦探”。本报今年1月7日独家报道此事后,“密室逃脱”游戏很快就在全市风靡。
“一段时间后,过来玩"密室逃脱"的人渐渐减少,我开始担忧未来的发展。”禹化普昨日告诉记者,他发现“密室逃脱”游戏没有太多的技术含量,市场消费群体也很小,而且自己的店又缺乏核心竞争力,任何人都可以复制。半年后,禹化普和龙坤便选择了急流勇退。
|
|